书生朱永新
2018-10-07 07:53:4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书生朱永新
——鲁迅文学奖获得者,苏州大学长江学者王尧教授为“新教育·回家”撰写的前言——


      四十年前草长莺飞时节,书生朱永新负笈江南苏州。在江北踏上渡船的那一刻,他回望了逐渐远去的故乡,想象着越来越近的苏州。从此,那个叫“大丰”的地方,成了他生命的故乡,而“苏州”则是文化的故乡。
     
    天赐庄钟楼的钟声已经锈迹斑斑,但朱永新的内心一直被清晰的声音召唤着。心理学史、教育学、中外教育比较等不仅是朱永新案头的研究、课堂的讲授,也是他内心的诗意、教改的方案。当朱永新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情怀、人格、学养渐趋成熟时,体现他理想、抱负、学术的“新教育”思想也呼之欲出。
   
      在十梓街满地梧桐叶的1997年12月,朱永新履新苏州市政府。这其实不是身份的转换,而是责任的拓展,是教育理想的落地。朱永新走过小桥流水、田野阡陌,他刷新粉墙黛瓦,也更新课程体系。朱永新与这座城市的关系被重新塑造着,他塑造这座城,这座城也塑造他。终于有一天,他将人、人性、个性、崇高、幸福这些关键词注入到了“新教育”思想之中。
     
      多少年以后,教授朱永新北上,他的行囊里装满了两个故乡的细节和在苏州萌生的“新教育”思想。这是一次远行,如铁轨一样长,像天空一样远,朱永新的内心则始终贴着江北的麦田和江南的稻花,回旋着校园内外的朗朗书声。在空间的不断转换中,“新教育”成为朱永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。他仍然是一介书生,他仍然在文章中梦想。
     
      “新教育”思想写在朱永新数十卷著作中,也刻在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中。——回家,是一次思想的温故知新,我们读朱永新,我们也读当代中国教育。
 
 
 
 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